捽眼戴Con易致眼瞼下垂 甲狀腺病三至五成會上眼

捽眼戴Con易致眼瞼下垂 甲狀腺病三至五成會上眼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一般人會以為眼部整形僅為美容需要,其實將眼睛變大或變細不單可改善儀容,亦有助修補視力及減低其他眼疾甚至失明的風險。香港眼科整形的發展已達國際水平,成立於2015年的香港眼科整形學會一直致力促進本港眼科整形的臨床、科研及教育發展,學會前主席袁國禮教授更首度榮任亞太眼科整形學會主席,並同時擔任本月15至16日舉行的第10屆亞太眼科整形學術會議主席。是次會議首次在香港舉行,由亞太眼科整形學會、香港眼科醫學院及香港眼科學會聯合主辦、香港眼科整形學會全力支持,會議雲集來自全球逾八百名眼科整形專家作學術交流,展示嶄新的眼整形科技及手術。

延伸閱讀: 防靜電攻略 10招放電小竅門

為同步提高公眾及患者對眼科整形及最新手術發展的認知,學會於本日(12月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由亞太眼科整形學會主席袁國禮教授、香港眼科學會主席龐朝輝醫生、香港眼科醫學院院長黎少明教授、香港眼科整形學會創會主席鄭柏文醫生、主席莊金隆醫生、副主席李琬微醫生及候任主席余珊醫生,向傳媒講述本港眼整形的需求及治療趨勢。袁國禮教授表示:「隨着亞洲人對整形手術的接受率程度提高,接受眼部整形手術的人士有上升趨勢,眼部整形手術應由受過相關培訓的眼科專科醫生處理,以提高準繩度及減低相關風險。」

捽眼戴Con化妝致眼瞼下垂年輕化

不少人以為藉著割雙眼皮手術便能改善所有眼細的問題,余珊醫生指不論任何原因想將眼睛變大,手術前應由眼科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及評估,否則隨便割雙眼皮有可能有反效果:「眼睛看起來比以往細、雙目無神、眼耷耷、雙眼不對稱、以及額頭較多皺紋等都可能是眼瞼下垂的症狀,單靠割雙眼皮或一般注射式治療可能治標不治本,更有機會永久損害提吊上眼皮的提瞼肌組織,弄巧反拙!」正常人的上眼皮應剛好蓋過眼珠黑色位置約1毫米,如上眼皮經常欲睜不起,時常好像還未睡醒的樣子,或出現大細眼,而眼瞼蓋過了眼珠黑色位置上方超過1毫米,便屬於眼瞼下垂。成因包括先天性的提瞼肌發育不良、老化、眼瞼外傷、動眼神經麻痺、交感神經麻痺、重症肌無力症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經常捽眼及戴隱形眼鏡等。數據顯示約0.18%的初生嬰兒患有先天性眼瞼下垂,而後天性眼瞼下垂患者多為成年人,其中以女士居多(女性5.2%;男性4%),估計與女士經常化眼妝及戴隱形眼鏡有關。臨床所見眼瞼下垂呈現年輕化趨勢,部份病人僅20歲已因長期戴隱形眼鏡而出現眼皮肌肉老化鬆弛,不單會構成外觀問題,長遠更可能會導致視野收窄、散光加深,而兒童如果有嚴重的眼瞼下垂,更會有弱視危機。

微創手術無明顯傷痕變大眼

現時最新微創結膜苗勒氏肌切除術,可從眼皮後面將部份結膜及支撐眼皮的肌肉縮短,達到提升眼瞼的效果。手術可於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後效果比較自然,惟只適合眼瞼下垂少於3毫米的患者。余醫生表示:「一旦發現有眼皮下垂症狀,便要及早治療,不要延醫,因為當下垂情況輕微,患者可選擇進行微創的結膜苗勒氏肌切除術,傷口在眼皮後面,表面看不出疤痕。若眼瞼下垂超過3毫米,則只能選擇傳統的提瞼肌截短術或前額懸吊術,復元時間會較長。」透過簡單拍照便能了解自己是否出現眼瞼下垂的情況,方法是放鬆雙眼平視前方,用相機或電話開啟閃光燈拍攝五官,盡量以水平角度拍照,若上眼瞼遮蓋眼珠上方超過1毫米,則代表眼瞼或已出現下垂。

深近視甲狀腺病可致眼凸凸

「大眼」是現今審美標準,但原來眼睛過大、眼凸凸、眼白外露(三白眼或四白眼),不單會令人感覺目露凶光,阻礙社交,更可能是眼眶病的警號,因為甲狀腺病上眼、深近視或腫瘤均有機會導致凸眼,當眼球暴露過多,便容易出現眼乾、角膜損傷、潰瘍、穿破,甚至繼發性青光眼等問題,影響視力。莊金隆醫生表示,凸眼的成因以甲狀腺病上眼最為普遍,臨床所見,約三至五成甲狀腺亢奮的患者出現甲狀腺病上眼,但亦有部份患者的甲狀腺指數正常,根據中大的數據顯示,1,000名甲狀腺病上眼的患者當中,約7%無甲狀腺問題。此病會引起眼外肌肉及脂肪組織發炎、增生及結疤纖維化,情況嚴重者更會因視神經受壓而出現永久性視力損傷,甚至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