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市民受鼻敏感困擾 患哮喘風險高6倍

92%市民受鼻敏感困擾 患哮喘風險高6倍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根據香港過敏協會資料,每4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患有鼻敏感,原因是免疫系統會誤把一些無害的過敏原識別為有害物質,例如塵滿、貓狗的毛髮等,引致白血球內的免疫球蛋白E(IgE)與一些肥大細胞結合,產生連鎖反應,繼而分泌組織胺、前列腺素等,造成過敏徵狀。帶有過敏反應的血液流經鼻子,會引致鼻腔腫,阻礙空氣進入鼻腔,形成鼻塞;鼻子同時會分泌大量黏液,以沖洗這些過敏原,並以打噴嚏的方式,強制清除鼻腔內的過敏原。因此經常流着清涕、鼻癢且打噴嚏的鼻敏感一族,他們不單會被誤會成流感病患者,近來還慘被周遭人以非典病患者的態度看待,採取隔離政策,有損自尊。

鼻敏感發作, 鼻涕流不停,加上不斷打噴嚏  , 係人都退避三舍
鼻敏感發作, 鼻涕流不停,加上不斷打噴嚏 , 係人都退避三舍

有機構於去年9月至11月期間訪問262人,當中有92%人患有鼻敏感,當中56.8%人認為其鼻敏感問題屬中度至嚴重;70%人認為疾病為生活帶來中度至極度困擾。調查指,逾60%患者每1至2周發作1次,更有26%人每年有一半時間受鼻敏感困擾。

要知道鼻敏感、濕疹和哮喘尤如套餐,患有鼻敏感人士同時患有哮喘的機率較一般人最多高出6倍,74%至81%哮喘患者同時患有鼻敏感;有研究指出若未能適當處理鼻敏感,一至四成患者及後會罹患支氣管性哮喘。當發現咳嗽徵狀在感冒後不斷尾並重複,例如患上感冒咳了3個月,再感冒後又咳多10個星期,便不能輕視,有可能患上哮喘。另外,由於因鼻子過敏或發炎引起長期水腫,阻礙淋巴或靜脈回流,慢慢或形成鼻瘜肉及鼻竇炎,嚴重者有機會併發腦膜炎等。

由於大部份患者從小就受鼻敏感症狀困擾,即使對日常生活構成影響但都已經習以為常,這些症狀看似小事,但其實生活已不斷被侵蝕。鼻敏感影響的包括日常生活、情緒和睡眠;最多患者表示會專注力下降、長時間疲勞和精神恍惚,專家呼籲愈早處理鼻敏感,對生活和健康影響愈低。

 一項最新網上調查訪問二百六十二名市民,九成二患有鼻敏感
一項最新網上調查訪問二百六十二名市民,九成二患有鼻敏感。

調查亦發現,逾半受訪者不清楚口服藥物或噴鼻劑所含成份,逾八成曾使用藥物的患者認為藥物未能有效控制鼻敏感症狀,逾七成人不知道有較新型噴鼻式混合藥物,逾半人不會就鼻敏感求診,42%人指對病情感到絕望。

延伸閱讀:

「HA Go」管理預約覆診 新增照顧者模式

傳統治療鼻敏感以口服抗組織胺和噴鼻式類固醇為主,前者有機會影響其他藥物藥性,噴鼻劑則需6至8小時甚至數天才能達致最大效果,兩種藥物每日都需使用3至4次。另外,坊間常見的解充血噴鼻劑會使患者產生依賴,更可令鼻敏感反彈,造成惡性循環,故建議使用不多於3日。

新型混合式噴鼻劑藥效快 30倍
新型混合式噴鼻劑 藥效快 30倍 。

近年本港引入新型混合式噴鼻劑,對改善鼻涕、鼻塞、打噴嚏和睡眠困難的症狀最高達7.4分,較傳統鼻敏感藥物高出2分,成份包括抗組織胺及類固醇,而混合藥物的起效時間只需5分鐘,遠快過單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的150分鐘;減少眼部症狀的起效時間只需15分鐘,較單一使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約兩小時為快。雖然藥物含類固醇成分, 但當中有九成會停留在鼻黏膜上,僅有少於10%會進入血管內,因此副作用會較口服類固醇輕微,新型的混合藥物比傳統藥物的功效更顯著,並可減少患者用藥次數,亦不會造成依賴,患者可以向醫生多了解後考慮使用。

香港過敏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