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患上癌症 孩子也需要支援

抗癌路上不會孤單1人 「彩虹會」關顧癌症病友孩子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抗癌之路非常艱辛,患者不但要承受治病引起的嚴重副作用,還要頻繁地拖著虛弱的身體往返醫院接受治療,生活難以如常,昔日跟家人共同經歷的大小事,或因健康體魄不再而無以為繼。假如患者為人父母,可能會錯過很多與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稚子未必理解患病之苦,誤以為患病父母不再疼錫自己,造成隔膜和誤會,甚至影響其情緒。香港癌症基金會成立「彩虹會」就是致力關顧癌症病友孩子,為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5-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彩虹會」關顧癌症病友孩子 搭建親子溝通橋樑
「彩虹會」關顧癌症病友孩子 搭建親子溝通橋樑
香港癌症基金會「彩虹會」

「彩虹會」擁有臨床心理學家、藝術治療師和社工等專業團隊,可以擔當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橋樑,向他們解釋有關患者患癌的情況和紓緩孩子的憂慮之餘,亦提供一個安全及舒適的環境,透過藝術創作、趣味遊戲、家庭輔導等活動,令孩子安心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放下憂慮和面對癌症為家庭帶來的改變。

~

延伸閱讀:乳癌術前治療縮小腫瘤 增保留全乳房機會

~

家人患癌孩子更受傷

39歲的迪雅媽媽是一位中學教師,2019年發現頸部疼痛不已,起初以為只是按摩不當引致的肩頸錯位問題,後來痛症持續,於是進院檢查身體,才發現胸部出現陰影,幾經轉折,看過骨科、胸肺科,確診第二期淋巴癌。

與病魔搏鬥期間,迪雅媽媽因受治療影響而出現嚴重的脫髮問題,手部又長期插着輸送注射藥物的喉管,飽受煎熬。但最令她痛心的反而是與兒子的日益惡劣關係。

~

新冠+治癌療程致母子生分

當時新冠疫症爆發,醫生叮囑她要注意健康,避免感染發燒,因為這會阻礙治癌療程。為了盡快康復,迪雅媽媽自我隔離,連當時還是幼稚園生的兒子也不敢接觸。丈夫及其他家人看到兒子走近迪雅媽媽會大為緊張,生怕他會觸碰到身上的喉管,弄傷媽媽。母子關係變得緊張疏離,每當兒子感到憤怒時便會說不喜歡媽媽之類的說話,有時甚至會拍打她身上的喉管,情緒變得比較波動。

經過半年艱辛的療程,迪雅媽媽終於康復過來,卻要開始為修補與愛兒關係而操心。曾經尋求過社工及心理學家的協助,但效果不彰。

~

「彩虹會」全力支援癌症病友及孩子

一次偶然機會,她在社交媒體看到香港癌症基金會「彩虹會」的資訊,知道很多癌症病友的孩子情緒或會因家人患病而出現焦慮的問題,於是主動聯絡「彩虹會」。機構社工迅速為迪雅媽媽安排個案跟進服務,初步了解情況,後再安排兒子接受個別藝術治療。藝術治療師利用不同的素材,例如:毛線、顏料、卡紙等,讓兒子表達媽媽患病時及當下的感受。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尾期間,兒子參與了二十八次的個別藝術治療及十二次的兒童藝術治療小組,焦躁的情緒明顯改善,

「他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再不會情緒一到就爆發,亦懂得用說話表達自己的感受,不開心就說不開心,不再輕易動手。」兒子如今八歲,活躍於其他「彩虹會」兒童活動,認識了很多朋友,比以前更開放自己。

彩虹會的藝術治療師會利用不同的素材,例如:毛線、顏料、卡紙等,讓兒孩子表達媽媽患病時及當下的感受。
彩虹會的藝術治療師會利用不同的素材,例如:毛線、顏料、卡紙等,讓兒孩子表達媽媽患病時及當下的感受。

~

家長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迪雅媽媽非常投入「彩虹會」,幾乎所有活動都參與,包括親子藝術治療、親子關係增潤小組、體驗活動如紮染、流體畫等等,這些團體活動給予母子很多交流溝通機會,關係不再劍拔弩張。「彩虹會」社工的輔導亦經常令迪雅媽媽有「叮」一聲的啟發,她一直認為,兒子在她生命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要兒子情緒變好,她就會好,可是社工卻說:「不對,你才是最重要!你變好,孩子才會好。」原來期望孩子快樂,家長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癌症患者的兒子參與了彩虹會的個別藝術治療及兒童藝術治療小組,焦躁的情緒明顯改善。
癌症患者的兒子參與了彩虹會的個別藝術治療及兒童藝術治療小組,焦躁的情緒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