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或代表健康欠佳!研究指有1個方法處理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不少人都有傾向將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處理,例如做功課、完成工作、清還卡數等,但原來此有機會反映其身心狀況出現問題。有研究將較傾向拖延的大學生,與不太傾向拖延的大學生相比及分析,發現越有傾向拖延的學生,越通常有抑鬱、焦慮等徵狀,及肩痛、睡眠不佳等毛病,但絕非不能改善。有關研究已刊於國際醫療期刊JAMA Network Open

研究人員在瑞典8間大學,分析拖延傾向如何對他們的健康帶來影響。
研究人員在瑞典8間大學,分析拖延傾向如何對他們的健康帶來影響。

數據取自瑞典8間大學學生

研究人員於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間,在瑞典大斯德哥爾摩區域(greater Stockholm area)及奧勒布魯(Örebro)內的8間大學,分3次向3千多名大學生,要求他們1年內每3個月回答問卷一次,以分析拖延傾向如何對他們的健康帶來影響;最後有2,587名大學生有完整參與調查。

研究指較高拖延傾向者,較多有肩痛問題。
研究指較高拖延傾向者,較多有肩痛問題。

較高傾向拖延學生 有較多身心問題

研究人員按各人問卷的拖延傾向分數,將學生們分為「較高拖延傾向」及「較低拖延傾向」兩組,藉以對比兩組人的拖延程度差別,有否令健康出現不同情況。結果顯示,較高拖延傾向組的學生,於完成首次問卷的9個月後,出現較多抑鬱、焦慮及壓力的徵狀。

另外,較高拖延傾向組的學生,亦較多表示有以下問題:

  • 肩痛
  • 手臂痛
  • 睡眠質素差
  • 感到孤獨
  • 財政困難

研究期內惡化 證拖延或影響健康

即使研究人員計及其他有機會影響結果的因素,例如年齡、性別、家長教育程度、過往生理及心理病歷等,仍見拖延情況與健康問題之間的關聯。但研究人員強調,研究或尚有其他因素未在考慮其中,結果並非直接指拖延與健康有因果關係,只是有拖延問題的學生,他們的健康有在研究期內變差。

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減輕拖延情況。
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減輕拖延情況。

認知行為治療可改善 可自行做需堅持

不過,即使你有嚴重的拖延問題,也有方法治療!有另一份研究指出,臨床實驗顯示,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能有效減輕拖延情況。

治療期間,人們需要將長期目標分拆成短期目標,同時學懂管理好身邊會干擾自己的事物,例如智能電話,以及要嘗試在負面情緒下仍專心上工作,從而改善拖延問題。

此治療其實可以自行進行,但不論有否其他人的協助,都需要我們自身堅持,並非「趕死線」就能完成的事。因此,如果你有拖延問題的話,不妨下定決心試試,或者回復及時都不覺艱難!

延伸閱讀:兒童頭痛8大成因 肥胖、飲食、視力同壓力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