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覆診食藥 年輕糖尿患者平均短命8年

抗拒覆診食藥 年輕糖尿病患者平均短命8年

分享: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whatsapp
分享在 email
分享在 telegram

根據醫管局2001至2016年數據,本港已經有逾77萬名糖尿病人,最令人憂慮的是年輕糖尿病患者正不斷增加,他們出現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亦相當高,因此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提出以精準治療方案,使用生物遺傳標記對糖尿病進行分類,針對個別患者情況,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案,現正招募45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者,參與一項名為PRISM的研究計劃,以確定個人化治療效果。

陳重娥教授表示,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有其獨特之處,尤其是年輕患者的發病原因複雜,包括遺傳、環境、社會心理和生活方式。因此確定發病成因,對提升個人化治療的成效非常重要。
陳重娥教授表示,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有其獨特之處,尤其是年輕患者的發病原因複雜,包括遺傳、環境、社會心理和生活方式。因此確定發病成因,對提升個人化治療的成效非常重要。

45歲以下糖尿患者死亡風險高5倍

中大醫學院發現,過去16年來,隨着公共衞生設施運作提升等,冠心病、心衰竭及中風等常見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率下降了最多80%,死亡率同期亦下跌了50%。可惜這些情況主要發生在年紀較大的糖尿病患者之中,45歲以下年輕患者的情況未見改善。研究估算,45歲以下年輕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比同齡的非患者高5倍,預期壽命平均縮短7至8年,而每年10000名患者當中,就有50名年輕患者死亡。

馬青雲教授指出,年輕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會較一般人縮短7至8年。
馬青雲教授指出,年輕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會較一般人縮短7至8年。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馬青雲教授指出,若能推遲糖尿病的發病年齡至65歲,患者一生之中的平均住院日數可由100天減少至29天。

延伸閱讀: 

大型研究首度證實新型糖尿藥物有效防治心衰竭

糖尿病年輕患者發病6大成因:

  • 由兒童時期開始肥胖及家族遺傳基因較為常見;
  • 年輕人對糖尿病的認知不足,出現體重下降和經常口乾等病徵也不求醫;
  • 當中有3成患者體重正常易疏忽,未能察覺病徵而延誤確診及干預;
  • 年輕人更專注於家庭及工作,相比健康,生活中有更多優先事項;
  • 因為工作而忽略食藥或打針、做運動和因應酬而不能改吃較清淡的食物,影響血糖控制;
  • 對藥物產生心理障礙,不願長期服藥,抗拒覆診及展開糖尿病治療
領導是次研究的陸安欣醫生表示,如果可以推遲糖尿病的發病年齡至65歲,患者一生之中的平均住院日數可由100天減少至29天。
領導是次研究的陸安欣醫生表示,如果可以推遲糖尿病的發病年齡至65歲,
患者一生之中的平均住院日數可由100天減少至29天。

呼籲及早識別高風險年輕糖尿病患者

由於年輕糖尿病患者的人數一直在穩定增長,反映有迫切需要及早識別高風險患者作早期干預。因此研究團隊提出名為PRISM的研究計劃,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創所主任陳重娥表示:「現時糖尿病主要分一型及二型的方法並不仔細;尤以年輕患者發病原因複雜,包括遺傳、環境、社會心理和生活方式,每位糖尿病患者都有其獨特之處,因此確定發病成因,對提升個人化治療的成效非常重要。」

中大現正招募45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參與計劃,如欲了解詳情,可發送WhatsApp訊息至電話號碼9563 0326或電郵至prism@cuhk.edu.hk

中大研究顯示糖尿病死亡率及併發症發生率正下降  

唯年輕糖尿病患者情況未見改善